前言
最近遇到一些人咨询问题,经过对问题的了解之后,我发现很多内容我以前自己都写过,也都放在了公众号上。
但仍然会有关注我公众号的人习惯性的来问我,再从我这里看到我之前已经发在公众号的文章。
很奇怪是不是?
我也觉得很奇怪,所以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段话,通过互动,得到了一些反馈。
- 看了几次,觉得不太符合预期,就不看了…
- 看了几个,题目确实有受众,以为从中能获得答案,或者其他的视角,结果点进去…就比较失望…
- 太多了…比不出来如了,我还点进去看就几行字的。我觉得作为一个内容创造者,如果不能对内容质量有一定的把关,确实不好吸粉。当然你可以多问问别人,我对文章质量要求比较高.
这段反馈让我又想起了我以前经常提的一个词:定位。
这也和另一位朋友给的反馈相符“从用户角度出发写”。
这个问题很犀利,直击痛点,让我不由的再次思考我公众号的定位以及我对其的预期。
用户
我的公众号用户到底是那一类群体呢?
好像,我一直没有仔细的思考过,我只把公众号的输出当成自己知识体系的磨练,正如我在2020年6月11日写的这篇《闲言 | 你要不要日更?》提到的一样。
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日更?
我17年开年的时候就是没想清楚,然后一头扎进日更的深坑里面。结果,只坚持了17天……
而今年开年的时候,我算是短期想明白了。于是,又一头扎进了日更的坑。结果,坚持到现在(中间有一天断了)。
虽然说,有时候发的碎语看起来有点“滥竽充数”,但这些问题确实引发了自己以及他人的思考。
所以,在我个人看来,这确实也是日更,因为我的日更的目的就是梳理自己的知识。而问题,则能更多的引发我的思考。
因此,它也是属于我的日更。
只是,随着最近粉丝数的增加和自己副业的开展,我好像对这个公众号又有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。总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我所输出的内容是有价值的?
初心没有错,但好像稍显急躁了些,还是稳一稳比较重要。
回首
回首公众号最早起的一些文章,确实里面确实包含了自己的一些思考,但写的好像确实有点汤汤水水,怪不得粉丝数一直在十位数徘徊。
比如,在2017年1月3日写的《【每日一问】03:人生如何定位?》已经提到我现在经常给别人分析问题时所讲的“身份”,但阅读者寥寥无几。
对于自己的定位我觉得可以采用两种方法,第一种方法是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。
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
这个方法难度最大,很多人现在都弄不清自己的人生使命是啥。实话说,我现在也没弄清我的人生使命,我只是弄清了近阶段的人生定位而已。
如果你想尝试第一种办法的话,建议看下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这本书,里面提到了一个方法:
找一个安静的空间、一个安静的时间,在自己的脑海中畅想一下自己的葬礼,然后问自己一个问题:你希望你的家人、朋友、同事在悼词上如何描述你的一生?
–
我所使用的其实是第二种方法:对标。
步骤比较简单,分为四步。
1、 明确自己的身份角色
2、明确每一种身份角色的现在表现
3、在不同的身份角色上找到标杆
4、整合对照
可能,也和自己当时没太想明白有关,从而导致目标错位的严重。
比如,在2016年12月31日写的《2016总结及2017展望》中提到的2017的目标好像只达成了部分,还是在4年之后的今天。
特别是当时想把公众号的粉丝数做到1000,4年了,现在还不到一半,才411(截至2020年3月22日)。
不由得一阵唏嘘。
再回首2020年1月2号写的《闲言 | “知思为”公众号框架解读》,对这种错位理解的更加深刻了。
想要写的太多了。
采用的还是日更的方式,无疑会进一步增强这种割裂感。
核心原因,就是没有办法给用户一个稳定的预期。
所以,有的人看了我写的几篇关于头马的,觉得很有用,然后就订阅了。结果,接下来几周或者几天都没有见到头马相关的内容,而其他的内容对其吸引力也没有这么大,产生的后果自然是“取消订阅”。
不要说别人,我自己订阅公众号也是这么个做法。
问题找到了,怎么解决呢?
方案
方案在脑海中也很清晰,无非就是把公众号的定位明确,仔细思考公众号定位的群体,然后针对性的去做相应的内容,给用户持续的、不间断的预期,从而维护粉丝的粘性。
方案是通俗易懂的,只是,我暂时选择不解决,粉丝的数量还是顺其自然就好。
人生很长,来来往往也很正常。
当你没有预期的时候,就不会有失落。明确自己当前想要的是什么就可以了。
所以,这个公众号的定位依然很简单,是我磨练自己输出的平台。如果,带来一些其他的效果会更好。没有,也不会损失什么。
正是因为磨练自己的输出,所以,写的内容杂一点也不是什么坏事,还能更多的去拓展自己的一些思维边界,而不会被公众号的定位给钉死在那个范围内。
毕竟,我现在不是靠着这个公众号吃饭。
结语
如果,你能读到这里,感谢。
真的,感谢。
感谢有您的陪伴,让我在写日更时也会保持一种微小的期待“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会在乎这篇文字的。”